由于中國的風力發(fā)電設備制造起步較晚,剛開始時所有的風電設備都必須從國外進口,后來隨著國內風電需求的快速增長及其進一步增長前景帶動了國外風機制造商紛紛進入國內設廠。特別是歐洲企業(yè),先后在中國建設一些大型風機制造能力的制造廠,逐漸占據(jù)中國新增風電裝機的最大份額。目前,歐洲企業(yè)已成為中國風機制造業(yè)的龍頭。
目前國內企業(yè)多數(shù)是直接購買歐洲制造企業(yè)的技術許可證,例如風電變流器的技術許可,因而導致競爭日益激烈。新疆金風,中國最大的本土風機廠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06年,其市場占有率高達33%。而在新疆金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同時,近年來,一些大型電站和機械制造商紛紛調頭進軍風電領域。例如,中國本土的第二大風能廠商華銳風電科技(Sinovel Windtec),已有300臺型號為Fuhrlander-1.5MW的風電變流器成功并網(wǎng)。目前華銳和國內其他風能企業(yè)一樣,不斷從歐洲風機設計公司,如德國Aerodyn、奧地利Windtec或者英國Garrad Hassan等公司,購買其設計理念,已簽開發(fā)合同達12份以上(見表1)。同時,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學和其他的工程設備設計公司正在自主研發(fā)其風機設計理念。
目前中國大約有60個風機制造廠家,其中半數(shù)廠家生產(chǎn)的是兆瓦級風電渦輪機,僅今年就共安裝了15個樣機。但是國內兆瓦級風電設備都處于樣機狀態(tài),它們的性能如何還需要長時間的考驗。更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廠家一旦開發(fā)自己的產(chǎn)品就會立即出售自己產(chǎn)品的許可證給其余的生產(chǎn)廠家。因此,據(jù)傳一個名為Min Jang 的產(chǎn)品設計已經(jīng)賣給持有Aerodyn 公司開發(fā)的變流器技術許可的另外三廠家。Andreas Dubois,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德國政府非營利組織,負責支援第三世界國家生態(tài)城市建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北京成立的中國風電中心的負責人,曾回憶道:“2003年當我們在設計培訓中心時,中國才有兩家風機制造商。”現(xiàn)在仍難以確認到底有多少公司參與分享風機制造這杯羹,太多的產(chǎn)品相互模仿甚至雷同,又有多少家能堅持笑到最后呢?Dubois認為大多數(shù)跟風的企業(yè)將會被淘汰出局。
國內風機制造業(yè)起勢良好。根據(jù)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2007到2010年全國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約500萬千瓦時,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間全國可能新增裝機容量約3000多萬千瓦時。最新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國完成風電裝機1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60萬千瓦;預計今年年底可以新增240萬~260萬千瓦。市場觀察家則預計到2010年底,全國將完成風電裝機1000萬千瓦時。
然而,一些專家預警風電發(fā)展超速將導致產(chǎn)能過剩。原因是地方或大型國企風機制造商過多追求裝機容量的擴張,擴張速度遠遠超過市場成長的速度。且本土風機廠商喜歡招標對方的技術進行抄襲模仿,造成市場上產(chǎn)品良莠不齊。
來自安元易如國際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Azure International,外資咨詢商和項目開發(fā)商)的Sebastian Meyer,堅持認為中國的風電行業(yè)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能過剩。Meyer 認為:“中國的風能市場不同于其他國家。如果你今天預定一個風輪機,希望今年年底前收貨,那么你就可以準時收貨。”在他看來,風電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許多新的、高度資本化的企業(yè)則低估了該問題。更何況,他解釋道,各省份紛紛建立自己的風機產(chǎn)業(yè),恐怕會象汽車行業(yè)一樣遍地開花。此外,這些企業(yè)只關注風機配件,根本就不考慮生產(chǎn)零部件。市場對風機的要求越來越苛刻,這樣一來很容易被淘汰的。
表1:中國主要的風電機組制造商情況表
制造企業(yè)名稱
企業(yè)性質及其行業(yè)
主要技術參數(shù)
(額定功率)
技術來源
風機/樣機安裝
(單位:臺)
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
國有控股,
重工業(yè)
1500kW
技術許可證/德國弗蘭德
300 (2007年前共500)
3000kW
購買設計/奧地利Windtec
樣機
2008年底
5000kW
購買設計/奧地利Windtec
樣機
2009年底
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
國有,發(fā)電廠技術
1500kW
技術許可證/德國Repower
100
2500kW
購買設計/德國Aerodyn
-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控股
600kW
技術許可證/
Jacobs/Repower
587
750(800)kW
技術許可證/德國Repower
950
1500kW
技術許可證/
Vensys
15(至2007年6月)
2500kW
技術許可證/
Vensys
-
浙江運達風力發(fā)電工程有限公司
國有
750kW
技術許可證/德國Repower
50
800kW
自主設計
-
1500kW
自主設計(英國Garrad Hassan公司校核)
-
保定惠德風電工程有限公司
國有,航空工程
1000kW
技術許可證/德國弗蘭德
1(2006年)
2000kW
購買設計
-
沈陽華創(chuàng)風能有限責任公司
民營
1000kW
自主研發(fā)(沈工大)
1樣機,2004年
1500kW
自主研發(fā)(沈工大)
2(2007年3月)
江蘇新譽風力發(fā)電設備有限公司
民營,鐵路工程
1500kW
國內技術轉讓
(沈工大)
10(2007年)
2000kW
自主研發(fā)
-
華儀電氣集團
民營,上市公司
1500kW
購買設計/德國Aerodyn
-
780kW
自主研發(fā)
-
上海電氣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國有,上市企業(yè),電廠零件供應商
1250kW
技術許可證/
Dewind/EU Energy
2(2007年6月)
2000kW
購買設計/德國Aerodyn
-
哈爾濱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 電廠零件供應商
1200kW
自主研發(fā)
1(樣機,2006年)
廣東明洋風電技術有限公司
民營
1500kW
購買設計/德國Aerodyn
4(2007年;樣機,2007年9月)
3000kW
購買設計
-
5000kW
購買設計
-
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
2000kW
技術許可證/
Dewind/EU Energy
-
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
國有,鐵路工程
1650kW
購買設計/奧地利Windtec
樣機,2007年底/2008年開始運行
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國有,造船業(yè)
850kW
技術許可證/Frisia
-
2000kW
購買設計/德國Aerodyn
-
武漢國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有
1000kW
技術許可證/瑞典Delta
-
艾萬迪斯能源咨詢有限公司
民營
2000-3000kW
購買設計/德國RSB Consult
樣機,2008年6月